南川右年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十七

        走走停停,十七的雨滴落下的猝不及防,像来自远方,叩着我的心弦,很重。闭上眼,又仿佛近在咫尺,直到模糊零碎的旧事涌上心头,也不曾停歇。


      细数起来,今年已是第四年了。在看三毛《雨季不再来》时,我曾写:“三毛烟花雨季的十七掺杂的情感太多了,因为她自身就是一个保持生命热情和内心真挚的奇女子。但我的十七一定是与她截然不同的,我总觉得 单纯的朝热爱的方向拼搏就已经是对于十七的雨季最完整的诠释了。用青春的气息去书写 时光完成的生命长征。我的十七一定会 痛的深沉 爱的热烈,绝不会在燃烧的生命里成为一颗迷失的灵魂。”如今在准十七的年纪里重温这段文字,回望我逝去的年华,说来惭愧,描述起来也只有一个碌碌无为罢了。


      前16年里,如果划分段落,似乎是数不清的。若执意,我想,可能是三段。



——“极致美好的岁月总似昙花一现,凋零也罢,至少它曾经盛开过”


      第一段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辗转反侧,我背负的期待,成就着自己,追忆起来,好像只记得我确实是快乐的穿梭时间画面的钟,从反方向开始移动。我情愿留住曾拥有的一切,这样的日子在7月的夏天正式画上句号。




——“当你因为没有鞋哭泣时,想想没有脚的人”


       第二段只有四年,但的的确确占据了我对于成长大半的记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句去形容它,去描述我四年的成长,说起来最大的改变是心境吧!

被第二次给予生命的自己总妄想着躲进角落,不去接受异样的目光,其实都不过是徒劳。回首来时斑驳的路,我才明白,在那段极具悲伤的日子里,我以为的 每一天普通无奈的清晨,其实都是我重生的起点。我遇到的每一个给予我善意的人,都曾成为我的救赎。我以为他们是好人,然他们是我生命里注定出现的贵人罢。自那以后,我格外的爱春,会清清楚楚的感受到每一棵破土而出的生命,往年凋谢的花瓣,蔓延土壤的根。每一场花开花落,带着暖融融的希望,将我拥住,我迎接的每一个春都像一次新生,已说不清见过多少次这样的春了,只记得那条走过无数次的高速路口旁的桃树,开了谢谢了开。辗转反侧,同一首歌,同一片天空,同一片桃林,和不同的我。即使是这样,我依然是笑着的,他们问我,是真的开心吗?我想了好久。匆匆忙忙略过的这一生,想求得的生活,莫不过是一个“平安喜乐”,但往往 “事与愿违”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最简单的人生,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高度。那即使平安无法顺遂,喜乐也不能缺失,至少是对爱我的人给予最少的感激。


       我很少认认真真的去追忆我的四年,如果要总结这四年,我给予的评价可能是 “感恩 ” 

感恩每一个给予我善意的人,感恩每一位给予我生命的人,感恩每一颗为我付出的真心 

感恩陪伴我不弃的日出与繁星。

       我经常会想,把回忆锁起来,是在逃避吧。为了忘却,亦或是在珍藏。即使它曾带给我无尽的伤痛,但它仍见证了我每一次刻骨铭心的成长。像一把插进我心脏的利刃 我捂住眼睛不去看,但它已然发生。当时间的年轮碾过已愈合的伤口,我笑着看它抚过每一寸伤痕,轻描淡写的略过那段艰难且极具悲伤 我几乎未挺过的日子。我总不愿提起这些事,母亲说起我也会匆忙打断,总觉得是有些矫情的,多数还是觉得已成定局的事回忆也只是增加生活的苦闷。

 



——“我们这一生其实早在入世前已看过剧本,之所以还坚定的选择,大概是这段人生中一定有我们认为值得的事”


        第一学期语文课,老师问我们信不信命 ,讲真的,我说不上来。如果反方向的钟倒流,在每一次的岔路口,我依然不曾改变自己的选择。我总以为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要面对的挫折,逃不开,也躲不掉。 “是非由命 得失在天” 过多的懊悔不会改变已定的结局,但我坚信,失去的东西一定会在另一方重获。中考结束那个夏天,落得泪不少,至于为什么,我不好说 。妹妹和我讲 “知不知道墨菲定律?”我是相信的,我想我乐观的一方面大概是:我总相信有奇迹,即使我已处于漩涡。在那段时间里,朋友圈的签名改为“如果未来是一场赌注 我希望选择权在我手里 ”没有太复杂的含义,只是单纯的希望自己可以再努力一点。面对每一个路口都有能力去抉择,至少最后是不后悔的,就像听过太多的一句话“乾坤未定 你我皆是黑马”最后在文章里总结: 我想 应该认命的面对过去 不信命的憧憬未来。


         我从未讨厌历经过的这四年 我真的见到了很多人,遇见也明白了很多事,的的确确的被温暖过,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感谢2019年,那是我涅槃重生的开端,未来有多少年 有几个四年 或者说 有几个这样刻骨铭心的四年。但 我已无畏,因为我知道,我会走下去。




——“在平凡的岁月里 不甘于平庸 不安于现状 奔走在热爱里 那发光就是自己的权利”


        第三段大概是最失意的时光了。有着短暂的高光时刻,大部分却都在泥泞不堪里狼狈的挣扎。说来可笑,入了高一,偶遇昔日同窗,总是故作坦然笑着问候,然后匆匆逃走,生怕多待一秒会问起自己现在的成绩。从入学进行的第一次的考试结束,我就开始陷入无休止的思考。究竟是哪一步出了差错,沦落至此。在那个大家口中摸鱼的寒假,我曾被自己狼狈的成绩震撼。身边有人和我讲,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光不会一直停留在谁身边,我总是不甘心的。在深思熟虑选择理科的那个夜晚,心底有个声音,“现在没有选择了,什么也别听,捂住耳朵向前跑。”和琪琪在闲暇经常会聊起这件事,总是不争气的湿了眼底,我只能摇摇头和她讲“我大概是尽力了。”我很感激有这样一个人毫无保留的会为我指出我在学习方法上的缺陷。我的确是一个浮躁的人,我承认。我也坚信,总会改变。


       我的两次蜕变,一次是在白色漫无天际的世界里重生,拯救即将窒息的自己,明确了未来要走的路。第二次要轻松的多,有了方向,并且看得到对岸的路,即使是荆棘丛生也不会感到迷茫。在这一点,我真的很感谢我的母亲,在那段迷茫且颓废的日子里,不听信任何人的挑拨,不加入攀比的队列,在我自己都怀疑能力时和我讲:“没关系的,我相信你,三年来日方长。”给予我从头开始的勇气。所以我也有足够的底气坚信,无论未来遇见怎样的困难,我都无畏,因为回首 身后一定会有支持我的人。




——“我们这一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无论河对岸的人怎么说 过河的人总是听不进去”


       而提起这件事,我鲜少写文去讽刺和抨击负能量的题材,这段话也不是。我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反击在身后诋毁我的人,我总觉得这种行为对于自身也是掉价的。但我真心怜悯随波逐流的人,连事情都起因经过都不了解,凭借着可笑的理由随声附和,却从不会想到点头之交,早已将这段情节 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然后传给当事人。早在进入高中前,初中老师就不止一次和我讲过“本质总是掩藏在假象之后,你的眼睛真的可以看透人事物吗?走的远些,离得开些,免得污秽沾了身。”我总是一个自负的人,听不进旁人的话,甚至曾与其其斗智斗勇。我认为不从别人口中了解某个人是我最基本的思想原则,所以面临高中突如其来的抱团行为,我也从不加入。但历经短短的一年,我也的的确确不再坚定的相信 自己的眼睛是衡量的标度。年龄和阅历是致命的不足,在太多时候我也会被假意蒙蔽,对闲言碎语进行思考,好在后来这些话我也不过是听个笑话。看起来是腥风血雨的互相攻击,实则毫无意义,得益的也不过是些旁观者,将他们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若是信了这荒谬的言论才是真正可笑的人。我总觉得戳穿谎言是个不地道的行为,做事留余地是给自己的,多数也是觉得“杜绝无用的社交”无谓的人就此散了也好。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


       雯子在深夜曾为我写下无数长篇,有思念,有倾诉,有遗憾,也讲了曾经并肩后矛盾丛生,总结是两个字:大家都远了。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想了很久但只能告诉她,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生活,像是对她说,又像告诉此刻的我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家宫崎骏写:“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再不舍,也要心存感激,挥手告别,每个人的故事的开头都是极具温柔的,但往往故事的结尾 都配不上整个开头,每个意难平的结果 都是我们最好的结局。”所以在个人事迹中,我写下:我们短短的一生,终将失去,但都不是突如其来的离开,是在一点点累计,听过太多“越长大越孤单”。其实不然,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那孤独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种不被世俗喧闹所打扰的幸福,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失去,向前看。路要朝前走,人往未来看。

母亲总担心我会被这些生活的琐碎所影响,其实我对于这些是淡然的,我总觉得匆忙掠过的这一生,除自己都是过客。遇见谁,失去什么都是注定的。 这种想法来看,我的确是没有人情味的,但我仍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住每一个曾给予我善意的人,即使在未来我们不曾相遇。也会看淡离开的人,我们终将告别,只是时间的年轮转错了轴,提前说了再见,有些告别其实是一种解脱。




——“如果生活是一块蛋糕 那写作是蛋糕上的樱桃”


       对于高中生活仅存的高光时刻,我留在了最后回忆。去年我给自己写作的定义是没灵感,没素材,没描写,总之写不出喜欢文章。到今年,虽然仍是碌碌无为,在写作方面也算是得心应手了不少。

表姐已是一位“作家”,曾与她聊起关于写作的瓶颈,讲了很多烦恼,比如自我感觉文章良好,不久后重温,已觉得不堪回首。 最后总结出来,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在书写新的篇章,每一次创作都在进步 “给你的文章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一点缓冲的时间,问题会跃然纸上。”


       我笑着摇摇头 似乎马上要失去了花费几周时间去完成一篇文章的热情了 大概是累了。上周《悲伤逆流成河》首稿三千字有余,我在写文前习惯性的重温一遍,感受每一个字眼在我血液里迸发 。我会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构造一篇札记的主题,会花费一个下午去完成一篇文章,身边会有不理解,作为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怎么会有大把的时间如此挥霍。我想 是热爱吧!三毛说“如果把生活比喻成蛋糕 写作是蛋糕上面的樱桃 最不重要点缀的一部分”写作对于我也是一颗樱桃,但它至关重要,失去它点缀,蛋糕会失去光泽。写作对于我 已然不是仅仅完成的作业,我对于写作有着赤忱的热爱,这是一种心理的释然和身心的放松,把自己融入到文眼里 ,完作后反反复复的回看每一个用心推敲的文字,都是孕育出的生命,是极大的宽慰与成就 。


       好在写作已有了起色。寻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作者;LOFTER上的文章也获得极少数读者的喜爱,但我已是欣慰;“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女子”是我写作历程上获得极高的荣誉,但我总觉得这样的评价对于我是谬赞了。我自身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这也是我写议论文致命的缺点。当我的文章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接受、赞美时,我是感到惶恐的。我总是觉得用华丽的词藻去包裹空壳下没有思想的灵魂不是个长久之计。我想要达到写作的高度是“希望有一天我的读者会因为我的文而哭而笑 ”最喜欢小小老师曾跟我讲,从身边写起,从经历写起,从我的故事写起。 从出ICU那天,我与照顾我的护士姐姐讲 ,你未来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母亲,我会用笔记录你们每个人,随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写下了《医者仁心》得意的是这篇文章确确实实感动了不少人。副主医师姐姐热泪盈眶的跟我讲,她可以理解我文字传达的情感,因为她比其他人更能明白这份职业的责任与艰辛。我想这已达到我写作最初的目的: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最真挚的感情,和素不相识的人引起共鸣,这已是给予我最高的评价。




——“城南花已开,愿君常安在”


     远方风雨未停,霓虹灯在细雨中是模糊的,倒映着昏黄的灯色,划破细雨的形状,在湿濡的空气里被晕染。像打翻在桌的墨水,入目皆是湛蓝,提笔于纸也不过是划下清晰的笔印。我反复斟酌却无从落笔,只能顺着它的痕迹赫然写下两个字“十七”。对于17岁的祝愿很普通“平安喜乐 万事胜意”

    十七的雨季与我而言的确是仓促的,但三毛说:岁月极美 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所以我把我的十七写下来了,没有功勋荣誉作为嘉奖,也没有描述心潮澎湃的故事,写的很简单,只有雨季里从云端滑落的雨……

评论

热度(16)